欢迎访问中医脉诊平台
资讯

13009482162

「新春走基层」阎兆君:让志意脉诊走向基层、走向一线

2025-01-15 00:00      点击量:42  评论(0人参与)
 

来源:中国山东网

【编者按】2024年5月以来,山东省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推广,选取了20项特色疗法,在9市试点,序贯套餐式培训了20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师资骨干,并通过专家包靠的方式深入一线培训带教,持续解答中医药特色疗法在基层应用的问题和疑难杂症。临近春节,山东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组织新闻采访小分队分赴9市,去看一看学员们回到基层的应用成果。今天,我们继续推出有关报道。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月13日讯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丰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月7日,曾多次到曲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山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阎兆君,携山东省特色中医药诊疗技术再次走进孔子故里,通过在曲阜市中医院门诊现场授徒带教、课堂讲解答疑示范、课后赠书建群深化巩固,手把手向基层医生传授脉诊,提高辨病辨证准确率,提升诊疗水平。

“阎主任把脉太厉害了,简直是行走的‘人体扫描仪’!”市民连燕在接受阎兆君把脉后不由地发出赞叹,“太神奇了,我之前查过甲状腺和膝关节的问题,阎主任都说了出来。”在诊室里,记者看到,通过脉诊,阎兆君不仅能分析出患者的躯体病症,还可以通过脉象推断出患者的性格及行为特征。而他的旁边,围满了前来学习的医生。他们有的用纸笔记录下要点,有的用手机拍下视频。阎兆君对他们也会不断地进行手把手教学。

阎兆君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他率先提出将孔子、孟子等中国古代心理思想中志意观、魂魄观、精神观引入中医领域,在中医学志意证治理论及方药文献系列整理聚类分析基础上,进而修复和创建志意辨证理论体系,命名为“志意辨证”。此次他作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志意辨证脉象诊疗技术”的项目负责人来到济宁曲阜落实包靠推广工作。

“包靠”是山东省为推动中医药特色疗法在基层推广应用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即在前期对省级师资骨干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由中医药特色疗法项目负责人采取分市分片包靠的方式,通过现场带教,与师资骨干形成紧密型技术传授团队,加强技术传授与交流,及时解决特色疗法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此次阎兆君在曲阜包靠推广“志意辨证脉象诊疗技术”颇有意义。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脉源远流长。在带教过程中,阎兆君多次提到儒家文化对中医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哺育滋养了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又反哺、重新充实中华文化,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阎兆君说。而济宁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的作者王叔和的故乡,脉诊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传承脉学对于发挥中医脉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深化中医药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阎主任将复杂志意脉诊技术,由博返约地归纳为来去出入至止,深入浅出,基层医生易掌握,群众易接受,老百姓很喜欢。”孔德建是曲阜市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也是200名师资骨干之一,他十分珍视这次学习机会,“中医脉诊博大精深,我们学习技术和理论的同时,也能学习阎主任的中医药文化思想,从而拓宽自己的诊断思路。”

2024年,孔德建参加了两期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师资骨干培训班。培训班上,他在学习脉诊的同时,还学习并掌握了十几种中医药特色疗法。培训一结束,孔德建便迅速带领团队运用到临床中去,现在其科内成员每人都可熟练掌握2-3种中医药特色技术,每天的门诊患者量达六七十人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

“我认为这种从上往下一级级培养人才的方式是山东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以疗效为原则。”阎兆君说,这种“山东模式”让各家技术都走向了基层,走向了一线,是中医工作者的福气,基层医生应该抓住机会,“同时,通过传承,可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中医文化的滋养,使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造福老百姓。”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大连易指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备案号:辽ICP备2024031608号-1  备案号:辽ICP备2024031608号-2  备案号:辽ICP备2024031608号-3  备案号:辽ICP备2024031608号-4  备案号:辽ICP备202403160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