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中医】大夫,你这把的是什么脉?
发布日期:2024-11-26原创 启杏堂主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说到“切诊”大家一定不陌生,在看中医时,医生会要求你伸出双手,以便他们可以“把脉”。你是否好奇为什么称之为“切诊”而不是“摸诊”呢?《难经·六十一难》中提到:“切而知之谓之巧”。在这里,“切”指的是接触、靠近、按压等动作。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利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的某些体表部位进行触摸和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包括脉象的变化、胸腹的肿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度、疼痛的部位等。
切诊是四诊法中的最后一环
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堂主这就来揭秘神奇的切诊
脉诊
脉诊,又称为切脉,是切诊中最主要的内容。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感知脉动的特征,从而了解病情、判断病证。脉诊要求医生具备敏锐的手指感觉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操作步骤
体位准备
患者通常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自然放松,手腕平放于桌上。
切脉部位
医生用食、中、无名三指按在患者腕部的桡动脉上,这个部位被称为“寸口”。
切脉方法
医生的手指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影响脉象的真实性。
脉象观察
医生根据脉的浮沉、虚实、迟数、滑涩、洪细等特征,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与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通过脉象可以了解全身脏腑和精气神的整体状况。
按诊
按诊是切诊的另一个部分,主要是指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摸按压,以了解脉象的变化、胸腹的肿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度、疼痛的部位等。
操作步骤
部位选择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按诊。
按诊方法
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在选定的部位,感受局部的感觉变化。
按诊观察
医生根据按诊时的感觉变化,如疼痛、肿胀、温度等,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
通过按诊,医生能够进一步深入探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等情况,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切诊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通过切诊能够了解到五脏六腑的具体情况。人体的一些疾病或者是脏腑机能,可以通过切脉,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中医治疗疾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切诊是四诊合参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诊断手法。
中医四诊法就到这里完结啦
你还有什么想学的中医知识吗?
快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
枸杞是中医的眼中“宝”!每天吃一点,或有5大惊喜在等你!
枸杞是中医眼中的“宝”,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泡茶或者煲汤的配料上。但其实,枸杞在传统中医里地位不低,被认为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好东西。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发布日期:2025-07-14 -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1、合理饮食: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根据季节调整饮食,如春季阳气上升,可多吃些韭菜、豆芽等助阳的食物。夏季炎热,宜食用绿豆、苦瓜
发布日期:2025-07-14 -
最简单易懂的中医入门基础知识,值得收藏!
阴阳:是中医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是都可用阴阳来概括,里为阴,表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虚为阴,实为阳,,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五脏是指
发布日期: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