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辩证互消长 相对平衡识病情(中医小常识)
发布日期:2025-02-19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中医辩证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领域中,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阴阳五行学说由此成为中医学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阐释人体组织结构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身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对人体生理功能,中医学也用阴阳学说概括。机能活动属阳,物质基础属阴,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例如,胃肠消化功能属阳,而由食物转化而来的血液属阴,反过来供养和支持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阴阳消长转化始终保持相对平衡。如人体内部阴阳失衡,则会出现病理变化。长期高血压患者,往往表现为面红耳赤,性情急躁,易怒等阳亢的症象,另外又伴有口干、腰膝酸软、失眠等阴不足的表现,这样的病症中医叫“阴虚阳亢”。要使疾病痊愈康复,必须使阴阳重新达到平衡,因此在治疗上就应采用养阴抑阳的方法。再如,人身上生了疖肿,局部红肿热痛,以热毒为主,属于阳证。治疗时宜清热解毒。
总之,不论是养阴抑阳还是清热解毒,都是为了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使疾病痊愈康复。
来源:人民网
-最新推荐-
-
枸杞是中医的眼中“宝”!每天吃一点,或有5大惊喜在等你!
枸杞是中医眼中的“宝”,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泡茶或者煲汤的配料上。但其实,枸杞在传统中医里地位不低,被认为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好东西。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发布日期:2025-07-14 -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1、合理饮食: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根据季节调整饮食,如春季阳气上升,可多吃些韭菜、豆芽等助阳的食物。夏季炎热,宜食用绿豆、苦瓜
发布日期:2025-07-14 -
最简单易懂的中医入门基础知识,值得收藏!
阴阳:是中医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是都可用阴阳来概括,里为阴,表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虚为阴,实为阳,,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五脏是指
发布日期:2025-07-14